【嬰幼兒常見感染疾病及照護】
秋冬季節許多病毒都持續流行,也因此許多爸爸媽媽會遇到一些照顧上的困難,希望在這裡可以提供大家更多的照護知識,家長們遇到小朋友生病才不會太緊張!
一、兒童發燒照護原則
#為什麼會發燒?
發燒其實只是一種症狀,絕大多數的寶貝發燒是因為「病毒感染」,少部分可能有「細菌感染」、或是免疫以及其他問題。發燒是由於身體發炎造成身體升溫,厲害的發燒前可能會有寒顫、發冷的情形,適度的發燒是免疫力的表現,但常常造成寶貝不舒服。
#怎樣算是發燒?
定義上來說,核心溫度達到38度以上可以被認定為發燒,耳溫通常較容易測量且較接近核心溫度,較常用來測量體溫,不過耳溫有時候會因為量測角度、耳垢而影響準確性,這是因為小朋友的耳道不像大人那樣平直,所以在測量時可以將耳朵往上往後拉,若兩耳溫度不相同,建議以高的那側溫度為準。三個月以下的寶貝耳溫有時候準確度較差,可用腋溫、肛溫代替,額溫容易受到大氣溫度變化影響,較不建議使用。也要注意小朋友的體溫容易受外在溫度影響,活動、洗完熱水澡後都可能有「假性發燒」,如果不太確定,可以休息十分鐘後再偵測看看喔!
#發燒要怎麼處理?
正如同剛剛所說的,發燒是一種「症狀」,適度的發燒有助於免疫力,但是過度的發燒就會讓寶寶不舒服,一般而言,輕微的發燒可以先使用溫和的物理性治療,例如溫水擦澡讓寶貝舒服,但沒有退燒效果。體溫超過38.5度以上的寶貝,容易影響到精神活動力以及睡眠,胃口也會比較差,可以用退燒藥水或塞劑幫助降溫。常用的退燒藥物有兩種,一般情形使用較不傷腸胃的 Acetaminophen(安佳熱)就可以了,大部分使用藥物1~2個小時左右會退燒,另一種退燒藥是NSAIDs(馬蓋先、伊普芬、塞劑),除退燒之外多了一個消炎的效果,有時候可以當作輔佐藥物使用,有些人使用後會有胃痛情形,這點需要特別小心。如果嘔吐的厲害,或是寶寶不肯服藥,也可以使用肛門塞劑,但腹瀉嚴重或肛門有手術者不適合。
#發燒會不會燒壞腦袋?
發燒並不會直接燒壞腦袋喔!以往會有發燒燒壞腦袋的說法,是因為那時候很多腦炎、腦膜炎等中樞神經感染沒有發現,才會有燒壞腦袋的說法。發燒本身是不會影響到腦袋的,但要特別注意人體的溫度大部分是恆溫的,如果到41度以上的溫度,很可能是腦部恆溫系統出現問題,一定要送醫確定有沒有中樞神經被影響了!
#怎樣要趕快送醫呢?
1.三個月以下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,發燒可能合併敗血症或神經系統的感染,務必就醫檢查。
2.出現脫水的表現,例如:尿量大幅減少(換尿布次數減少、尿液顏色變深)、哭時沒有眼淚、嘴唇與黏膜乾燥、囟門凹陷等。
3.退燒時仍活動力不佳、嗜睡,或者是出現神經系統的異常,例如昏睡叫不醒、痙攣、肌抽躍、持續頭痛嘔吐、表現呆滯。
4.出現呼吸道異常,例如呼吸急促、呼吸時肋骨下緣凹陷、鼻翼隨呼吸擺動、四肢及唇色發黑。
5.皮膚出現壓不退的紫斑。
6.發燒超過3天,仍持續高燒或症狀變嚴重。
二、兒童常見呼吸道感染症
(一)急性上呼吸道感染-普通感冒
感冒是診間最常看到的問題,正式的名字叫做「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」,最常見的是鼻病毒感染,大部分人都有得過感冒,不需要使用抗生素,僅需要普通的症狀治療藥物緩解不適,寶寶如果感染,六個月以上可以適當的補充水分。
(二)流行性感冒-流感
比較容易跟感冒搞混的流行性感冒,名字雖然很像,但症狀卻不一樣。相較於普通感冒,流感容易有全身症狀例如高燒、全身肌肉痠痛無力等,病程也比較長,有時候會長達1-2週,在台灣有雙高峰現象,於秋冬及夏天各有一波好發時間,也容易有併發症,例如肺炎、腦炎及心肌炎等,尤其在老年人、幼兒及慢性病病人等高危險族群。好在現在流感有疫苗可以接種,但須注意流感病毒每年都會突變,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種。6個月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童建議一定要按時接種,6個月以下還不能打疫苗的寶寶,則建議採取包覆性原則,也就是身邊的主要照顧者都施打疫苗,以提供保護。
(三)扁桃腺炎
扁桃腺是咽喉後的兩球淋巴腺體,有外來病菌時會發揮免疫作用,當抵抗力下降時,就會發炎產生扁桃腺炎,有時會合併化膿。絕大多數的扁桃腺炎是病毒造成,也就是說不需要使用到抗生素就可以痊癒,但少數由鏈球菌造成的扁桃腺炎(一般好發於三歲以上兒童),則必須使用十天的抗生素,以避免嚴重的全身性感染。
#扁桃腺炎的治療原則
1.由於喉部疼痛可能會影響寶貝食慾,可以適當的給予止痛藥物或是止痛噴劑。
2.如果疼痛無法緩解,寶貝食慾大幅下降影響尿量,可能須考慮點滴治療。
3.三歲以上孩子需排除細菌感染,可以做A型鏈球菌的快篩。
(四)急性細支氣管炎
又被稱為秋冬大魔王,好發於兩歲以下幼童,是因為寶寶的細支氣管尚未成熟,當病毒大軍來襲例如呼吸道融合病毒、副流感病毒或是流感病毒,會因為發炎、分泌物、支氣管攣縮,造成類似氣喘吐氣時的喘嗚聲,也是兩歲以下寶寶住院常見的問題。
#最常見的症狀
初期症狀類似感冒,會有咳嗽、鼻水發燒,可能持續3~5天左右,後續出現越來越劇烈的咳嗽,聲音伴隨著痰音,呼吸伴有喘嗚聲,有點像氣喘的吁聲。嚴重的寶寶若會出現呼吸急促、鼻翼煽動、肋骨下凹陷、唇色發紫,就是要緊急送醫的狀況。
#治療幾點要注意
1.並非所有寶寶都要住院,但都要注意水分以及電解質的補充,可以讓寶寶吹一點常溫蒸氣以及幫寶寶拍痰。
2.可以適量給予症狀治療藥物,例如化痰、止咳用藥。
3.避免二手煙以及人多擁擠、氣溫轉換過大的地方。
(五)哮吼
哮吼是由於病毒感染後,因為上呼吸道腫脹而造成呼吸阻塞,常常好發於六個月~三歲的嬰幼兒,會有很特別的咳嗽聲音。
#哮吼常有的症狀
1.狗吠式的咳嗽,像小狗發出的聲音一樣,凹屋凹屋的咳嗽聲
2.聲音沙啞
3.吸氣時產生的「痾」的聲音,通常醫生聽診會比較明顯聽到
4.發燒、流鼻水、喉嚨疼痛
5.如果出現呼吸急促、鼻翼煽動、肋骨下凹陷、唇色發紫等就要緊急送醫。
#哮吼要怎麼處理呢?
1.咳嗽厲害的孩子會使用類固醇以及腎上腺素蒸氣治療
2.通常症狀最嚴重是前2~3天,病程大約一周。
3.居家治療的時候可使用蒸氣,例如在充滿蒸氣的浴室休息十分鐘,或是常溫加濕器,加溫後的加濕器比較容易低溫灼傷,不建議使用。
(六)鼻竇炎
鼻竇是位於鼻腔、眼睛周邊的空腔,通常做為通氣、共鳴的腔室,並有纖毛可以幫助排除髒污,但當病菌趁虛而入(常見於病毒性感染後),鼻腔被濃稠的分泌物塞住,黏膜腫脹發炎、細菌孳生,便會形成所謂的鼻竇炎。
#常見的症狀
1.流出黃膿鼻涕
2.鼻塞狀況明顯
3.明明發燒已經退了又發燒、或是持續發燒
4.臉頰感到悶脹、疼痛感或頭痛
5.嗅覺異常或喪失
6.出現明顯新的口臭
治療鼻竇炎務必要按時服用抗生素,以免養出可怕的抗藥性細菌,也要定時回診,確定抗生素的效果跟副作用。
(七)中耳炎
我們的耳朵裡有一條細細的耳咽管,從中耳連通到鼻咽,當受感染的時候細菌趁虛而入就形成了中耳炎,也是小朋友最常見的耳朵問題,國外研究顯示,80%以上未滿三歲兒童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。
#中耳炎常見症狀
1.耳痛
2.發燒
3.聽力下降
4.在小小孩還不會表達不舒服的時候,可能表現煩躁不安、抓耳朵。
中耳炎跟鼻竇炎類似,一樣會使用抗生素,不過新的研究指出,在大於六個月的孩子若沒有急性症狀,可以先觀察48~72小時再決定要不要使用抗生素,醫師常常也會給予止痛、抗組織胺類藥物來幫助症狀緩和,比較不容易惡化。如果合併積液或發炎厲害,就考慮使用通氣管,需要定期回診追蹤。
(八)肺炎
肺炎常常繼發於感冒之後,由於免疫力未能抵擋病菌,使細菌、病毒或是真菌進入到肺部當中,誘發肺泡發炎,典型的化膿性肺炎常常由肺炎鏈球菌、b型嗜血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得。
#常有的症狀
1.發燒持續或是雙峰性發燒
2.精神活動力下降,即便退燒也沒有恢復
3.咳嗽症狀惡化合併嚴重的痰音,可能伴隨呼吸喘、或是低血氧
4.照X光可見發炎
#治療原則
1.遵循醫囑給予抗生素,中間症狀緩解也不建議擅自停藥
2.補充水分,以及適當的拍痰
3.如果症狀加劇,可能需要考慮住院治療
(九)非典型肺炎
非典型肺炎跟典型化膿性肺炎不同,精神活動力一般影響較少,小一點的寶貝最多是病毒性肺炎、大一點的孩子最有名的就是黴漿菌,一般少見於一歲以下的小孩,更常見於2~5歲以上學齡兒童,但有時會由上學後的哥哥姐姐帶病菌回來傳染於嬰幼兒。
#黴漿菌最常見的症狀
1.可以從毫無症狀,到上呼吸道感染、咽炎、肺炎甚至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。 2.全身疲倦無力、頭痛、咽喉痛及輕微發燒,接著2-4天會出現乾咳,接著帶痰咳嗽。
3.常誘發氣喘等特色性喘嗚。
4.年齡越小的病童症狀越輕微,是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或是青少年,症狀反而較明顯且嚴重。
會導致肺外症狀,例如皮疹(最著名的是多型性紅斑)、噁心嘔吐或少見的神經學症狀,如腦炎、神經炎。
(十)新型冠狀肺炎
新冠肺炎在2019年崛起後,關於兒童的研究也越來越多,在兒童的症狀多變,有時發展迅速要特別留意。
#新冠病毒的症狀
1.前3-6天一樣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,主要是發燒、咳嗽、鼻塞/流鼻涕與喉嚨疼痛。
2.兒童有時會以腸胃道症狀表現,例如嘔吐、腹瀉。
3.大一點小孩可能會表現頭痛、疲倦、嗅覺喪失。
#新冠肺炎治療原則
三個月以下孩子以及41度以上高溫、出現神經學症狀、低血氧<94%、呼吸喘等狀況需直接就醫,輕症者可以居家治療以及監測有無上述症狀,並觀察活動力以及食慾,適當使用症狀治療藥物。可維持母乳以及配方奶補充,開始添加副食品的寶貝注意宜清淡飲食,因為重口味、過甜及油膩的食物容易引發嘔吐,六個月以上孩子可以適當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。
(十一)百日咳
百日咳桿菌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細菌,好發於小於一歲的幼童,由於現在疫苗普遍施打,現在已經比較少見,但若大人小孩都有症狀,或是尚未施打疫苗的小小寶貝出現劇咳,則需要注意。
#常見的症狀包括
1.一開始類似感冒,流鼻水、發燒以及咳嗽
2.後續產生劇烈咳嗽,伴隨哮聲以及咳嗽後嘔吐
3.較小的寶貝可能出現呼吸暫停或是發紺發紫現象
4.病程可以連綿數個月以上
三、兒童常見腸胃炎
(一)急性病毒性腸胃炎
病毒性腸胃炎通常先吐後拉,而且一天拉肚子的次數可能會3次以上,其中大便性狀大多為水瀉或是糊狀,除此之外病毒性腸胃炎通常會有群聚的病史,寶寶身邊的人通常也會有腸胃不適的症狀,常見的病毒包括諾羅病毒、輪狀病毒、星狀病毒、腺病毒等。病毒性腸胃炎大多會自癒,不過要注意有無嚴重的脫水,治療原則是改善脫水,不需要抗生素的使用,要提醒的是上述這些都是沒有外套膜的病毒,沒有辦法以酒精消除,一定要在吃東西前濕洗手才能確保安全。
(二)急性細菌性腸胃炎
細菌性腸胃炎通常較少嘔吐,拉肚子次數一般不若病毒性腸胃炎來的多,但大便的性狀可能會出現黏液或是血絲,甚至可能會有酸臭味的大便,大多和食物如不新鮮的蛋或飲用到不乾淨的水有關,常見的細菌包括沙門氏菌、桿菌性痢疾、曲狀桿菌等。大多也會自癒,一樣要注意有無脫水,如果寶寶年紀小、免疫功能不全或有高燒超過3天等,還是要考慮加上抗生素治療。
#腸胃炎的飲食原則
腸胃炎造成的脫水的治療,已經不再是以前所說的讓腸胃休息或短暫禁食不吃東西,目前建議要盡早進食,這樣並不會造成腸胃負擔,並且可以盡早給予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來改善脫水。針對未滿一歲的寶寶,可以考慮口服電解液,如果寶寶是喝母奶的話可以繼續喝母奶,如果寶寶喝配方奶的話建議可短暫換成無乳糖奶粉,而不建議配方奶泡稀,最主要原因是營養成分不足會讓抵抗力恢復慢,使得腸胃炎病程延長。而寶寶如果已經開始吃副食品的話,可餵食稀飯或米糊(稀飯煮好後,上層浮著的米湯),也可餵食不含油脂的清淡副食品如蒸蛋、燙青菜、水煮的瘦肉、白吐司、白麵條、香蕉、芭樂、蘋果、玉米、現打的清淡果汁等,另外不建議寶寶喝運動飲料,因為市售的運動飲料很甜,也因此滲透壓高,反而會使腸胃不好消化吸收而持續腹瀉,可以使用口服電解液,較好吸收。
#脫水的評估
輕度脫水時活動力通常正常,尿量略為減少,哭泣時仍有眼淚且前囟門沒有凹陷情形,中重度脫水則體重減輕幅度較大且會躁動不安或是嗜睡,尿量較平時減少很多,尿液顏色深且濃,較小的孩子有時候甚至可以看到粉紅色的尿酸結晶,哭泣時眼淚減少且嘴唇乾燥、囟門凹陷。
Q&A
一、請問鄭醫師:有心臟病的一歲小孩,如果有發燒的症狀,也是要等燒到38.5度才喝退燒藥水嗎?(因為有聽醫生說發燒對有心臟病的小孩反而是負擔)
A:未經全矯正或是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,當體溫上升時,整體的代謝與耗氧量也會增加,對寶寶來說危險程度也有可能會增加,所以這樣的寶寶我們通常會比較嚴格去控制體溫,有時候可以在體溫38度時就開始使用退燒藥。
二、請問鄭醫師:先天性心臟病童秋冬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期,建議施打哪些疫苗?
A:常規疫苗一定要按時施打,再來是流感疫苗,建議在每年10月開始接種時就施打,盡量不要延遲,因為施打後2週才會產生保護力。另外是肺炎鏈球菌,也建議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在6個月時自費接種一劑,提高在6個月至一歲這段期間的保護力,新冠肺炎則建議施打基礎劑。
三、請問鄭醫師:最近常看到腺病毒、流感及新冠病毒流行的新聞,家長該怎麼分辨?對心臟病的寶寶來說,什麼情況要就醫?
在流行期可以注意相關症狀,例如腺病毒通常會造成扁桃腺發炎的狀況,而如果沒有打過流感疫苗的人,突然發生急性高燒、肌肉痠痛等症狀,身邊又有流感病患就要高度懷疑是否為流感,新冠病毒也是類似的狀況,如果有明顯喉嚨痛的狀況,身邊又有新冠病毒感染的個案,就要高度懷疑新冠病毒的感染。先天性心臟病童如果是一般感冒可以就近到醫療院所評估,如果是未經全矯正、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或是單一心室循環者,就建議到急診或心臟科門診評估比較安全。
四、請問鄭醫師:小朋友鼻涕很多的時候,可以用洗鼻器嗎?要注意什麼事?
A:洗鼻子的動作有分很多種,大部分比較小的孩子會以噴霧清潔的方式,以食鹽水噴霧為主,大一點的小朋友(4-6歲),如果可以配合,就可以使用真正的洗鼻器,常用於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,通常做為輔佐性治療,在鼻子結構是正常的狀態下才建議使用,不可過度清潔,而且一定要使用溫度適中、滲透壓正確的的生理食鹽水,不建議使用一般生水或含過多鹽分的水。
#資料來源/
禾馨小兒科 鄭芳渝醫師 2024/1/20直播演講內容
秋冬季節許多病毒都持續流行,也因此許多爸爸媽媽會遇到一些照顧上的困難,希望在這裡可以提供大家更多的照護知識,家長們遇到小朋友生病才不會太緊張!
一、兒童發燒照護原則
#為什麼會發燒?
發燒其實只是一種症狀,絕大多數的寶貝發燒是因為「病毒感染」,少部分可能有「細菌感染」、或是免疫以及其他問題。發燒是由於身體發炎造成身體升溫,厲害的發燒前可能會有寒顫、發冷的情形,適度的發燒是免疫力的表現,但常常造成寶貝不舒服。
#怎樣算是發燒?
定義上來說,核心溫度達到38度以上可以被認定為發燒,耳溫通常較容易測量且較接近核心溫度,較常用來測量體溫,不過耳溫有時候會因為量測角度、耳垢而影響準確性,這是因為小朋友的耳道不像大人那樣平直,所以在測量時可以將耳朵往上往後拉,若兩耳溫度不相同,建議以高的那側溫度為準。三個月以下的寶貝耳溫有時候準確度較差,可用腋溫、肛溫代替,額溫容易受到大氣溫度變化影響,較不建議使用。也要注意小朋友的體溫容易受外在溫度影響,活動、洗完熱水澡後都可能有「假性發燒」,如果不太確定,可以休息十分鐘後再偵測看看喔!
#發燒要怎麼處理?
正如同剛剛所說的,發燒是一種「症狀」,適度的發燒有助於免疫力,但是過度的發燒就會讓寶寶不舒服,一般而言,輕微的發燒可以先使用溫和的物理性治療,例如溫水擦澡讓寶貝舒服,但沒有退燒效果。體溫超過38.5度以上的寶貝,容易影響到精神活動力以及睡眠,胃口也會比較差,可以用退燒藥水或塞劑幫助降溫。常用的退燒藥物有兩種,一般情形使用較不傷腸胃的 Acetaminophen(安佳熱)就可以了,大部分使用藥物1~2個小時左右會退燒,另一種退燒藥是NSAIDs(馬蓋先、伊普芬、塞劑),除退燒之外多了一個消炎的效果,有時候可以當作輔佐藥物使用,有些人使用後會有胃痛情形,這點需要特別小心。如果嘔吐的厲害,或是寶寶不肯服藥,也可以使用肛門塞劑,但腹瀉嚴重或肛門有手術者不適合。
#發燒會不會燒壞腦袋?
發燒並不會直接燒壞腦袋喔!以往會有發燒燒壞腦袋的說法,是因為那時候很多腦炎、腦膜炎等中樞神經感染沒有發現,才會有燒壞腦袋的說法。發燒本身是不會影響到腦袋的,但要特別注意人體的溫度大部分是恆溫的,如果到41度以上的溫度,很可能是腦部恆溫系統出現問題,一定要送醫確定有沒有中樞神經被影響了!
#怎樣要趕快送醫呢?
1.三個月以下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,發燒可能合併敗血症或神經系統的感染,務必就醫檢查。
2.出現脫水的表現,例如:尿量大幅減少(換尿布次數減少、尿液顏色變深)、哭時沒有眼淚、嘴唇與黏膜乾燥、囟門凹陷等。
3.退燒時仍活動力不佳、嗜睡,或者是出現神經系統的異常,例如昏睡叫不醒、痙攣、肌抽躍、持續頭痛嘔吐、表現呆滯。
4.出現呼吸道異常,例如呼吸急促、呼吸時肋骨下緣凹陷、鼻翼隨呼吸擺動、四肢及唇色發黑。
5.皮膚出現壓不退的紫斑。
6.發燒超過3天,仍持續高燒或症狀變嚴重。
二、兒童常見呼吸道感染症
(一)急性上呼吸道感染-普通感冒
感冒是診間最常看到的問題,正式的名字叫做「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」,最常見的是鼻病毒感染,大部分人都有得過感冒,不需要使用抗生素,僅需要普通的症狀治療藥物緩解不適,寶寶如果感染,六個月以上可以適當的補充水分。
(二)流行性感冒-流感
比較容易跟感冒搞混的流行性感冒,名字雖然很像,但症狀卻不一樣。相較於普通感冒,流感容易有全身症狀例如高燒、全身肌肉痠痛無力等,病程也比較長,有時候會長達1-2週,在台灣有雙高峰現象,於秋冬及夏天各有一波好發時間,也容易有併發症,例如肺炎、腦炎及心肌炎等,尤其在老年人、幼兒及慢性病病人等高危險族群。好在現在流感有疫苗可以接種,但須注意流感病毒每年都會突變,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種。6個月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童建議一定要按時接種,6個月以下還不能打疫苗的寶寶,則建議採取包覆性原則,也就是身邊的主要照顧者都施打疫苗,以提供保護。
(三)扁桃腺炎
扁桃腺是咽喉後的兩球淋巴腺體,有外來病菌時會發揮免疫作用,當抵抗力下降時,就會發炎產生扁桃腺炎,有時會合併化膿。絕大多數的扁桃腺炎是病毒造成,也就是說不需要使用到抗生素就可以痊癒,但少數由鏈球菌造成的扁桃腺炎(一般好發於三歲以上兒童),則必須使用十天的抗生素,以避免嚴重的全身性感染。
#扁桃腺炎的治療原則
1.由於喉部疼痛可能會影響寶貝食慾,可以適當的給予止痛藥物或是止痛噴劑。
2.如果疼痛無法緩解,寶貝食慾大幅下降影響尿量,可能須考慮點滴治療。
3.三歲以上孩子需排除細菌感染,可以做A型鏈球菌的快篩。
(四)急性細支氣管炎
又被稱為秋冬大魔王,好發於兩歲以下幼童,是因為寶寶的細支氣管尚未成熟,當病毒大軍來襲例如呼吸道融合病毒、副流感病毒或是流感病毒,會因為發炎、分泌物、支氣管攣縮,造成類似氣喘吐氣時的喘嗚聲,也是兩歲以下寶寶住院常見的問題。
#最常見的症狀
初期症狀類似感冒,會有咳嗽、鼻水發燒,可能持續3~5天左右,後續出現越來越劇烈的咳嗽,聲音伴隨著痰音,呼吸伴有喘嗚聲,有點像氣喘的吁聲。嚴重的寶寶若會出現呼吸急促、鼻翼煽動、肋骨下凹陷、唇色發紫,就是要緊急送醫的狀況。
#治療幾點要注意
1.並非所有寶寶都要住院,但都要注意水分以及電解質的補充,可以讓寶寶吹一點常溫蒸氣以及幫寶寶拍痰。
2.可以適量給予症狀治療藥物,例如化痰、止咳用藥。
3.避免二手煙以及人多擁擠、氣溫轉換過大的地方。
(五)哮吼
哮吼是由於病毒感染後,因為上呼吸道腫脹而造成呼吸阻塞,常常好發於六個月~三歲的嬰幼兒,會有很特別的咳嗽聲音。
#哮吼常有的症狀
1.狗吠式的咳嗽,像小狗發出的聲音一樣,凹屋凹屋的咳嗽聲
2.聲音沙啞
3.吸氣時產生的「痾」的聲音,通常醫生聽診會比較明顯聽到
4.發燒、流鼻水、喉嚨疼痛
5.如果出現呼吸急促、鼻翼煽動、肋骨下凹陷、唇色發紫等就要緊急送醫。
#哮吼要怎麼處理呢?
1.咳嗽厲害的孩子會使用類固醇以及腎上腺素蒸氣治療
2.通常症狀最嚴重是前2~3天,病程大約一周。
3.居家治療的時候可使用蒸氣,例如在充滿蒸氣的浴室休息十分鐘,或是常溫加濕器,加溫後的加濕器比較容易低溫灼傷,不建議使用。
(六)鼻竇炎
鼻竇是位於鼻腔、眼睛周邊的空腔,通常做為通氣、共鳴的腔室,並有纖毛可以幫助排除髒污,但當病菌趁虛而入(常見於病毒性感染後),鼻腔被濃稠的分泌物塞住,黏膜腫脹發炎、細菌孳生,便會形成所謂的鼻竇炎。
#常見的症狀
1.流出黃膿鼻涕
2.鼻塞狀況明顯
3.明明發燒已經退了又發燒、或是持續發燒
4.臉頰感到悶脹、疼痛感或頭痛
5.嗅覺異常或喪失
6.出現明顯新的口臭
治療鼻竇炎務必要按時服用抗生素,以免養出可怕的抗藥性細菌,也要定時回診,確定抗生素的效果跟副作用。
(七)中耳炎
我們的耳朵裡有一條細細的耳咽管,從中耳連通到鼻咽,當受感染的時候細菌趁虛而入就形成了中耳炎,也是小朋友最常見的耳朵問題,國外研究顯示,80%以上未滿三歲兒童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。
#中耳炎常見症狀
1.耳痛
2.發燒
3.聽力下降
4.在小小孩還不會表達不舒服的時候,可能表現煩躁不安、抓耳朵。
中耳炎跟鼻竇炎類似,一樣會使用抗生素,不過新的研究指出,在大於六個月的孩子若沒有急性症狀,可以先觀察48~72小時再決定要不要使用抗生素,醫師常常也會給予止痛、抗組織胺類藥物來幫助症狀緩和,比較不容易惡化。如果合併積液或發炎厲害,就考慮使用通氣管,需要定期回診追蹤。
(八)肺炎
肺炎常常繼發於感冒之後,由於免疫力未能抵擋病菌,使細菌、病毒或是真菌進入到肺部當中,誘發肺泡發炎,典型的化膿性肺炎常常由肺炎鏈球菌、b型嗜血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得。
#常有的症狀
1.發燒持續或是雙峰性發燒
2.精神活動力下降,即便退燒也沒有恢復
3.咳嗽症狀惡化合併嚴重的痰音,可能伴隨呼吸喘、或是低血氧
4.照X光可見發炎
#治療原則
1.遵循醫囑給予抗生素,中間症狀緩解也不建議擅自停藥
2.補充水分,以及適當的拍痰
3.如果症狀加劇,可能需要考慮住院治療
(九)非典型肺炎
非典型肺炎跟典型化膿性肺炎不同,精神活動力一般影響較少,小一點的寶貝最多是病毒性肺炎、大一點的孩子最有名的就是黴漿菌,一般少見於一歲以下的小孩,更常見於2~5歲以上學齡兒童,但有時會由上學後的哥哥姐姐帶病菌回來傳染於嬰幼兒。
#黴漿菌最常見的症狀
1.可以從毫無症狀,到上呼吸道感染、咽炎、肺炎甚至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。 2.全身疲倦無力、頭痛、咽喉痛及輕微發燒,接著2-4天會出現乾咳,接著帶痰咳嗽。
3.常誘發氣喘等特色性喘嗚。
4.年齡越小的病童症狀越輕微,是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或是青少年,症狀反而較明顯且嚴重。
會導致肺外症狀,例如皮疹(最著名的是多型性紅斑)、噁心嘔吐或少見的神經學症狀,如腦炎、神經炎。
(十)新型冠狀肺炎
新冠肺炎在2019年崛起後,關於兒童的研究也越來越多,在兒童的症狀多變,有時發展迅速要特別留意。
#新冠病毒的症狀
1.前3-6天一樣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,主要是發燒、咳嗽、鼻塞/流鼻涕與喉嚨疼痛。
2.兒童有時會以腸胃道症狀表現,例如嘔吐、腹瀉。
3.大一點小孩可能會表現頭痛、疲倦、嗅覺喪失。
#新冠肺炎治療原則
三個月以下孩子以及41度以上高溫、出現神經學症狀、低血氧<94%、呼吸喘等狀況需直接就醫,輕症者可以居家治療以及監測有無上述症狀,並觀察活動力以及食慾,適當使用症狀治療藥物。可維持母乳以及配方奶補充,開始添加副食品的寶貝注意宜清淡飲食,因為重口味、過甜及油膩的食物容易引發嘔吐,六個月以上孩子可以適當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。
(十一)百日咳
百日咳桿菌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細菌,好發於小於一歲的幼童,由於現在疫苗普遍施打,現在已經比較少見,但若大人小孩都有症狀,或是尚未施打疫苗的小小寶貝出現劇咳,則需要注意。
#常見的症狀包括
1.一開始類似感冒,流鼻水、發燒以及咳嗽
2.後續產生劇烈咳嗽,伴隨哮聲以及咳嗽後嘔吐
3.較小的寶貝可能出現呼吸暫停或是發紺發紫現象
4.病程可以連綿數個月以上
三、兒童常見腸胃炎
(一)急性病毒性腸胃炎
病毒性腸胃炎通常先吐後拉,而且一天拉肚子的次數可能會3次以上,其中大便性狀大多為水瀉或是糊狀,除此之外病毒性腸胃炎通常會有群聚的病史,寶寶身邊的人通常也會有腸胃不適的症狀,常見的病毒包括諾羅病毒、輪狀病毒、星狀病毒、腺病毒等。病毒性腸胃炎大多會自癒,不過要注意有無嚴重的脫水,治療原則是改善脫水,不需要抗生素的使用,要提醒的是上述這些都是沒有外套膜的病毒,沒有辦法以酒精消除,一定要在吃東西前濕洗手才能確保安全。
(二)急性細菌性腸胃炎
細菌性腸胃炎通常較少嘔吐,拉肚子次數一般不若病毒性腸胃炎來的多,但大便的性狀可能會出現黏液或是血絲,甚至可能會有酸臭味的大便,大多和食物如不新鮮的蛋或飲用到不乾淨的水有關,常見的細菌包括沙門氏菌、桿菌性痢疾、曲狀桿菌等。大多也會自癒,一樣要注意有無脫水,如果寶寶年紀小、免疫功能不全或有高燒超過3天等,還是要考慮加上抗生素治療。
#腸胃炎的飲食原則
腸胃炎造成的脫水的治療,已經不再是以前所說的讓腸胃休息或短暫禁食不吃東西,目前建議要盡早進食,這樣並不會造成腸胃負擔,並且可以盡早給予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來改善脫水。針對未滿一歲的寶寶,可以考慮口服電解液,如果寶寶是喝母奶的話可以繼續喝母奶,如果寶寶喝配方奶的話建議可短暫換成無乳糖奶粉,而不建議配方奶泡稀,最主要原因是營養成分不足會讓抵抗力恢復慢,使得腸胃炎病程延長。而寶寶如果已經開始吃副食品的話,可餵食稀飯或米糊(稀飯煮好後,上層浮著的米湯),也可餵食不含油脂的清淡副食品如蒸蛋、燙青菜、水煮的瘦肉、白吐司、白麵條、香蕉、芭樂、蘋果、玉米、現打的清淡果汁等,另外不建議寶寶喝運動飲料,因為市售的運動飲料很甜,也因此滲透壓高,反而會使腸胃不好消化吸收而持續腹瀉,可以使用口服電解液,較好吸收。
#脫水的評估
輕度脫水時活動力通常正常,尿量略為減少,哭泣時仍有眼淚且前囟門沒有凹陷情形,中重度脫水則體重減輕幅度較大且會躁動不安或是嗜睡,尿量較平時減少很多,尿液顏色深且濃,較小的孩子有時候甚至可以看到粉紅色的尿酸結晶,哭泣時眼淚減少且嘴唇乾燥、囟門凹陷。
Q&A
一、請問鄭醫師:有心臟病的一歲小孩,如果有發燒的症狀,也是要等燒到38.5度才喝退燒藥水嗎?(因為有聽醫生說發燒對有心臟病的小孩反而是負擔)
A:未經全矯正或是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,當體溫上升時,整體的代謝與耗氧量也會增加,對寶寶來說危險程度也有可能會增加,所以這樣的寶寶我們通常會比較嚴格去控制體溫,有時候可以在體溫38度時就開始使用退燒藥。
二、請問鄭醫師:先天性心臟病童秋冬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期,建議施打哪些疫苗?
A:常規疫苗一定要按時施打,再來是流感疫苗,建議在每年10月開始接種時就施打,盡量不要延遲,因為施打後2週才會產生保護力。另外是肺炎鏈球菌,也建議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在6個月時自費接種一劑,提高在6個月至一歲這段期間的保護力,新冠肺炎則建議施打基礎劑。
三、請問鄭醫師:最近常看到腺病毒、流感及新冠病毒流行的新聞,家長該怎麼分辨?對心臟病的寶寶來說,什麼情況要就醫?
在流行期可以注意相關症狀,例如腺病毒通常會造成扁桃腺發炎的狀況,而如果沒有打過流感疫苗的人,突然發生急性高燒、肌肉痠痛等症狀,身邊又有流感病患就要高度懷疑是否為流感,新冠病毒也是類似的狀況,如果有明顯喉嚨痛的狀況,身邊又有新冠病毒感染的個案,就要高度懷疑新冠病毒的感染。先天性心臟病童如果是一般感冒可以就近到醫療院所評估,如果是未經全矯正、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或是單一心室循環者,就建議到急診或心臟科門診評估比較安全。
四、請問鄭醫師:小朋友鼻涕很多的時候,可以用洗鼻器嗎?要注意什麼事?
A:洗鼻子的動作有分很多種,大部分比較小的孩子會以噴霧清潔的方式,以食鹽水噴霧為主,大一點的小朋友(4-6歲),如果可以配合,就可以使用真正的洗鼻器,常用於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,通常做為輔佐性治療,在鼻子結構是正常的狀態下才建議使用,不可過度清潔,而且一定要使用溫度適中、滲透壓正確的的生理食鹽水,不建議使用一般生水或含過多鹽分的水。
#資料來源/
禾馨小兒科 鄭芳渝醫師 2024/1/20直播演講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