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如何幫助青少年穩定情緒】
年假過完緊接著開學,家中的青少年是不是也陷入失落的情緒,無法打起精神?生活中難免時不時有讓人感到壓力或情緒低落的時刻,在假期結束後尤其容易發生,及早發現與處理才能避免對生活造成干擾
#壓力從哪裡來?
壓力是我們面對外部因素的身體或心理反應,對青少年來說壓力源可能是開學後的功課、考試或人際問題等,可能是短期或長時間內反覆發生,如果壓力沒有消失或開始對日常生活造成干擾,就可能會影響健康,對於睡眠、免疫力、消化、心血管系統等都有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。
#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特別需要家人關心?
大腦在20多歲中後期才會完全發育和成熟,其中前額後面的大腦部分稱為前額葉皮質,是最後成熟的部分之一,這個區域負責認知、排定優先順序和做出正確決策等功能,與憂鬱和冒險行為的發生率增加有關,青春期是前額葉皮質發展的關鍵階段,此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成年後的學業、就業表現以及健康有密切相關。
#家長該如何幫助青少年穩定情緒?
一、識別壓力來臨的跡象
由於青少年的大腦仍在發育,面對壓力的反應可能與成年人不同,壓力症狀會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,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,辨別可能的觸發因素,並練習有效的應對技巧。例如:
1.易怒和生氣:壓力過大的青少年可能比平時脾氣暴躁或愛爭吵,但不一定會以言語來表達感受,而是以情緒的變化來表現。
2.行為改變:突然的行為變化也可能是壓力的表現,例如平時活潑好動突然沉默不語。
3.睡眠問題:容易感到疲倦、睡眠時間比平時多或者晚上難以入睡。
4.忽視責任:例如突然忽視家庭作業、忘記平時該做的事或比平時更容易拖延。
5.飲食變化:例如吃過多或過少。
6.頻繁地感到身體不適:以身體症狀來表現壓力,例如經常頭痛或胃痛等。
二、保持高品質的睡眠
青春期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延後,讓青少年往往到了睡覺時間還是精神奕奕,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晚睡的習慣,白天自然會睡不飽或想賴床,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,注意力、記憶力及學業成績都會受影響,也容易影響心理健康,家長可以幫助青少年養成規律的作息,例如約定每日上床及起床時間、睡前一小時關閉3C產品等,如果在長假期間不小心成為夜貓子,開學前建議每天晚上至少提早15分鐘上床睡覺,隔天早上提早15分鐘起床,逐漸調回正常的作息。
三、陪伴與關懷
青少年很容易陷入消極思考的迷思,當孩子自我否定時,可以協助孩子以正向的態度看待人事物,並且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,以應對壓力源與生活帶來的挫折,過程中溫暖的陪伴與關懷可以幫助青少年穩定情緒,家長可以每天找一個時間,放下手邊的工作鼓勵孩子說說今天在學校的狀況,傾聽而不批判與說教,讓孩子知道你願意聽他說,並提供支持。
四、規律運動
運動是有效的紓壓方式,美國心臟學會(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)建議6到17歲的孩童與青少年,每天至少有60分鐘的運動時間,家長可以安排固定的全家一起運動以及到大自然踏青的時間,讓運動成為家庭生活的日常。
參考資料/
1. The Teen Brain: 7 Things to Know/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
2. How to help children and teens manage their stress?/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
3. Sleep is key to help teens recharge for success this school year/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
#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
#青少年
#壓力